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学校 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时间:2024-08-13    来源:第二纪检监察室   作者:谢家集区纪委   阅读次数:12264  
     打印

“早在2018年杨公镇前瓦小学就撤并了,资产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现在乡镇结合乡村振兴项目,把学校资产进行了盘活,能为村集体带来不少收益。”谢家集区杨公镇前瓦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向谢家集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道。

今年以来,谢家集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农村撤并中小学资产管理使用情况为“小切口”,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区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农村中小学撤并后出现管理空档期,存在资产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如杨公镇前瓦小学、陈庙小学撤并后出现原校长和原教师家属在学校长期居住情况,孙庙乡李咀小学存在资产权属不清晰等问题,影响资产利用。区纪委监委以发现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具体抓手,及时跟进推动问题整改,向行业主管部门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区教育体育局摸清底数,将产权进一步明晰,配合属地盘活利用好农村撤并中小学资产,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真正解决群众的“关心事”。

当前,区纪委监委已督促区教体局将撤并的杨公镇前瓦小学、陈庙小学、李咀小学使用权移交属地,杨公镇正在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发产业项目,计划在原址建设标准化厂房2100平方米,粮食仓储烘干中心1400平方米,建成后,方便种粮大户就近临时储存、烘干粮食,预计每年可带动周边3个村集体增收25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和脱贫户30人就业和增收。截至目前,区教体局已对全区29所农村撤并中小学资产使用权进行移交。

“农村集体“三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督办,推动形成产权清晰、管理规范的运营管理体系,助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谢家集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X关闭